欢迎进入华创槟榔网! 进入公众号

所在位置:首页 - 种植加工 - 种植

三亚市槟榔黄化病为害情况初步调查 Alternate Text 发布时间:2020-04-15 分享到: 浏览量:

万三连,肖春雷,刘勇,岑美婷,柯用春,吴乾兴,孔祥义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 为了摸清三亚市槟榔黄化病的为害情况,对三亚市两区六镇(河东区、河西区、吉阳镇、育才镇、海棠湾镇、天涯镇、崖城镇、凤凰镇)的槟榔种植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各区镇槟榔种植水平存在差异,河东区、河西区由于城镇化槟榔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三亚市槟榔黄化病零星发生,总体为害较轻。除育才镇1个槟榔园发病率50%以上外,其他地区发病率均在3以下;其他病虫害发生率与种植管理水平有关。分析了外界报道的槟榔黄化病发生严重而与实际调查情况不符的原因,提出应对槟榔黄化病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三亚;槟榔黄化病;调查

槟榔 Areca catechuLinn为棕榈科多年生热带常绿乔木,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四大南药(槟榔、砂仁、益智、巴戟)之首,果实、种子、果皮、花均可入药。槟榔具有耐旱耐瘠,经济寿命长,省工易管等特点,经济效益高而稳,既可规模化种植,又可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截至2013年,海南槟榔种植面积8.67万hm,收获面积4.8万hm,年产鲜果60多万t,产值达50亿元,槟榔收入占海南省农民全年收入的近一半。槟榔已发展成为海南省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仅次于天然橡胶口,为全省5O多万户农户提供收入,是海南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缓慢降低产量的病害,首次报道于1914年印度ErnakualmMuvattupuzha地区,1981年我国首次发现海南省药材场(屯昌县)为害面积6.67hm左右,曾给感病植株追施钾肥及微量元素,效果不显著,发病区面积不断扩大,现基本毁灭。此后海南岛内琼海、陵水、万宁、三亚等地的槟榔种植区相继发生且不断蔓延。据2005年调查,全省槟榔染病面积已达2000hm以上,造成大量植株黄化死亡。由于缺乏强力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发病地区及感病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海南省槟榔产业的发展。

原文详见下方附件:


三亚市槟榔黄化病为害情况初步调查0327.pdf


 

槟榔市场交易行情单位(元)

更多>>

槟榔果

发布时间: 元/斤

地头平均价格

收购平均价格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海南华创槟榔研究院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琼ICP备20000520号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中机海南大厦